在油田钻井作业中,钻井液(泥浆)的净化与循环利用是保障钻井效率、降低成本及保护井下设备的关键环节,而直线运动振动筛作为钻井液固控系统的 “第一道防线”,其最大优势在于能以更高的固液分离效率和更稳定的处理效果,实现对钻井液中岩屑的快速、彻底分离,同时兼顾设备长寿命与低维护成本,为钻井作业的连续高效开展提供核心支撑。
油田钻井(尤其是深井、超深井或水平井)过程中,钻井液排量通常维持在 20-40L/s 甚至更高,若岩屑无法及时从钻井液中分离,会导致钻井液黏度升高、密度增大,不仅会降低钻井速度(岩屑反复研磨井底岩石,形成 “重复破碎”),还可能引发井眼缩径、卡钻等安全事故。直线运动振动筛凭借直线轨迹的高频振动(振动频率通常为 1800-3600 次 / 分钟),使筛面上的岩屑沿筛面做直线抛掷运动,相比圆运动振动筛 “圆周滚动” 的岩屑输送方式,直线运动能显著缩短岩屑在筛面上的停留时间 —— 同等筛面尺寸下,直线运动振动筛的岩屑输送速度可提升 30%-50%,避免了岩屑在筛面边缘堆积、堵塞筛孔的问题。同时,直线振动的 “定向推力” 能让钻井液更充分地穿透筛孔,即使面对高含砂量(岩屑体积分数超过 15%)的钻井液,仍能保持 85% 以上的有效分离效率,确保进入后续固控设备(如除砂器、除泥器)的钻井液含砂量低于 0.5%,大幅减轻下游设备的处理负荷。
在油田钻井中,直线运动振动筛的最大优势体现在筛分效率高、处理量大、筛网寿命长、设备稳定性强及维护便捷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 筛分效率高,排屑流畅
直线振动筛的筛箱运动轨迹为直线,钻屑在筛面上的运动规则,排屑流畅。这种运动方式使钻屑能够快速通过筛网,减少在筛面上的停留时间,从而显著提高筛分效率。相比之下,圆运动轨迹振动筛的筛面加速度和作用力方向不断变化,可能导致钻屑在筛面上滞留,影响筛分效果。
2. 处理量大,适应大排量钻井液
直线振动筛的钻井液处理量比圆筛大20%~30%。在处理大排量钻井液时,直线振动筛能够输出强大的激振力,通过高效的直线振动轨迹快速移除大量固相,有效清除钻井液中的较大颗粒。这种特性使其在钻井速度较快或钻井液排量较大的场景中表现尤为突出。
3. 筛网寿命长,可使用超细筛网
直线振动筛的筛面为直线运动,筛网上的加速度及作用力较均匀,方向保持一定。这种特性使得筛网受力均匀,减少了局部磨损,从而延长了筛网的使用寿命。此外,直线振动筛可以使用超细筛网(如200目以上),且不易出现“筛糊”现象(即固相颗粒卡入筛网孔眼中不易脱落),进一步提高了筛分精度和效率。
4. 设备稳定性强,维护便捷
直线振动筛采用双振动电机驱动,依靠自同步原理工作,取消了同步齿轮装置,结构简化,维修方便。其筛箱角度调节装置(调节幅度-1°~5°)和快装式张紧系统使得筛网更换更加便捷,减少了停机时间。此外,直线振动筛的全封闭结构设计有效防止了粉尘溢散,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5. 适应性强,满足复杂工况需求
直线振动筛可通过调整激振强度、筛网目数和筛箱角度等参数,适应不同钻井场景和钻井速度的要求。例如,在处理高粘性钻井液时,可通过调整激振强度和筛网目数,提高钻屑的输送速度,防止糊筛;在处理大比重钻井液时,可通过增大处理量,确保筛分效果。
6. 能耗低,运行成本低
直线振动筛的设计使其在运行过程中能耗较低,且由于筛网寿命长、维护便捷,整体运行成本较低。此外,现代直线振动筛已集成物联网传感器和自适应控制算法,可实时监测轴承温度、振动幅度等参数,当检测到物料特性变化时,系统能在0.5秒内自动调整振动频率,保持筛分效率稳定在95%以上,进一步降低了能耗和运行成本。
随着油田钻井技术的发展,水平井、大位移井、欠平衡钻井等特殊工艺对固控系统的兼容性要求更高。直线运动振动筛可通过调整振动参数(频率、振幅、振动方向角) 适配不同工况:例如,在水平井钻井中,因岩屑床易形成,需提高岩屑输送速度,可将振动频率提升至 3000 次 / 分钟以上,振幅调至 5-8mm;在欠平衡钻井中,因钻井液含气量较高,需降低振幅(3-5mm)、提高频率,避免钻井液因剧烈振动产生过多泡沫。同时,直线运动振动筛的进料口、出料口尺寸可根据固控系统的整体布局灵活调整,能与除砂器、除泥器、离心机等设备实现无缝对接,形成 “阶梯式净化” 流程,使整个固控系统的净化效率提升 20%-30%。
综上,直线运动振动筛在油田钻井中不仅能解决钻井液固控的核心痛点(岩屑分离不及时、精度不稳定),还能通过降低成本、减少故障,为钻井作业的安全、高效、经济开展提供不可替代的技术支撑。天瑞的振动筛已成为现代钻井固控系统实战经验,其技术性能的提升也将直接推动油田钻井整体效率的升级。
地址:中国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货厂路2号
电话:13186019231
邮箱:sales@trsyjx.com
联系人:李经理
业务电话:029-8633299
西安总部: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城二路51号白桦林金融创新中心E栋1单元80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