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

天瑞固控钻井负压除气器的型号性能对比

2025-10-30
0

钻井负压除气器(又称真空除气器)是钻井液固控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主要用于去除侵入钻井液中的气体,恢复泥浆比重并稳定其性能。

钻井负压除气器作为石油行业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其性能和型号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工作效率和安全性。那么,市面上主流的钻井负压除气器型号究竟有哪些区别?哪一种更适合您的需求?今天我们就从多个角度来对比天瑞固控真空除气器型号的性能,帮助您做出明智选择。

什么是钻井负压除气器?

钻井负压除气器是一种专为石油钻井设计的设备,用于去除钻井液中的气体,包括危险的可燃气体,从而保障钻井操作的顺利进行。其核心作用在于维持钻井液的稳定性,预防井喷事故。广泛应用于油气钻井、地热钻井以及水井施工中。


真空负压除气装置|型号|性能


天瑞固控的真空除气器(负压除气器)型号性能对比可从处理量、除气效率、真空度、电机功率、结构优势等维度展开,以下展开详细分析:


一、核心型号性能参数对比


性能指标TRZCQ240TRZCQ270TRZCQ300TRZCQ360
主体罐直径700mm800mm900mm1000mm
最大处理量≤240 m³/h≤270 m³/h≤300 m³/h≤360 m³/h
真空度范围-0.03~-0.045MPa-0.03~-0.045MPa-0.03~-0.045MPa-0.03~-0.045MPa
传比真空度1.681.681.681.72
除气效率≥95%≥95%≥95%≥95%
主电机功率15kW22kW30kW37kW
真空泵功率2.2kW3kW4kW7.5kW
叶轮转速860r/min870r/min876r/min880r/min
外形尺寸 (长 × 宽 × 高)1750×860×1500mm2000×1000×1670mm2250×1330×1650mm2400×1500×1850mm
设备重量1100kg1350kg1650kg1800kg
防爆标准ExdIIBt4/IECEX/ATEX


负压除气器采购指南


二、性能差异分析


  1. 处理能力梯度升级

    罐体与通量匹配:直径从 700mm 增至 1000mm,处理量同步提升 50%(240→360 m³/h),适配不同钻井液循环量需求。

    小气泡分离效能:所有型号均专注于直径<0.8mm 气泡去除,但大直径罐体(如 360 型)通过更大分离面积,在高含气工况下更不易堵塞。

  2. 真空系统效能分化

    基础真空一致性:核心真空度范围统一(-0.03~-0.045MPa),确保气液分离的基础负压环境。

    高端型号增强:360 型传比真空度提升至 1.72(其他为 1.68),结合 880r/min 高转速叶轮,气泡破碎效率提升约 3%。

  3. 能耗与尺寸权衡

  4. 功率递增规律:主电机功率随处理量线性增长(15→37kW),真空泵功率在 360 型跃升至 7.5kW(较 300 型翻倍),需匹配现场供电容量。

    空间占用差异:360 型长度较 240 型增加 37%,重量增加 64%,小型平台需优先考虑 240/270 型紧凑设计优势。

  5. 安全与适配性共性

    防爆与环保:全系列符合 ExdIIBt4 防爆标准,适配危险环境;排气管路防堵塞设计降低燃气积聚风险。

    多功能复用:均可兼作大功率搅拌器,减少固控系统设备数量,尤其适合空间受限的移动钻井平台。


三、选型场景建议


型号适用工况核心优势
TRZCQ240中浅井、小循环量泥浆系统低能耗、易安装、重量轻
TRZCQ270常规陆地钻井、中等含气地层性价比均衡、适配性广
TRZCQ300深井、高粘度钻井液处理大功率叶轮、抗堵塞能力强
TRZCQ360海洋钻井、高含气地层(如页岩气开发)超大处理量、分离效率峰值


四、技术亮点补充


自吸式设计:无需额外供给泵,降低系统复杂度(全系列标配)。

智能可选配置:部分型号可加装红外液位监控,实现自动化启停控制。

材质耐用性:罐体采用防腐钢材,减少气侵泥浆对设备的腐蚀损耗。


石油钻井设备除气器选型-钻井工程除气器


如何选择适合的型号?通过了解不同型号的特点,您已经迈出了优化钻井效率的重要一步。天瑞固控建议在选择在选择负压除气器时,通过钻井液流量、施工环境、预算成本等方面,选择适合您需求的负压除气器,就是为未来的钻井作业铺平道路!


 

关注我们

西安天瑞石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货厂路2号

电话:13186019231

业务:029-86332919

邮箱:sales@trsyjx.com

联系人:李经理

西安总部:陕西省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城二路51号白桦林金融创新中心E栋1单元803室

| XML |